找到相关内容38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读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后的一点意见

    百法中求之,有为色法已成前五,更无再成之余地,有为心法当更详之,前六识转,诸有为法空,七识转,诸无为法空,色心俱空,八出尘,离诸垢染,且道此时是甚么境界也,八之体,真而不妄,如而不异,非真如而耶?...谓异熟思量,及了别境识,颂中依彼识所转之识字,即指本而言,谓此本,能转变以下三种心色诸法,故曰此能变为三。三者?曰一、异熟,即八,二、思量,即七,三了别境即六。此故真谛谓能变唯有本也。新译...

    守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2543061.html
  • 阿含经的「如真」实在论

    苦变易法,是行患,是名行患,如是行患如实知。云行离如实知?若行调伏欲贪,断欲贪,越欲贪,是名行离,如是行离如实知。云如实知?谓六识身,眼识身,耳鼻舌身意识身,是名为识身,如是识身如实知。云识集如实知?谓名色集,如是识集如实知。云识味如实知?因缘生喜乐,是名识味,如是识味如实知。云识患如实知?若识无常苦变易法,是名识患,如是识患如实知。云识离如实知?谓於识调伏欲贪,断欲贪,越欲贪,是...

    程文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4843956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新旧译唯识的定位与评析

    今境界既无,唯识又泯,即是说唯识义成也。……问:遣境存,乃可称唯识义;既境识俱遣,可成?答:立唯识乃一往遣境留心,卒终为论,遣境为欲空心,是其正意。是故境识俱泯,是其(唯识)义成。此境识俱泯,即...、心,为其异名。以‘阿陀那为依止为建立故,六识身转’,若于阿陀那等不得不见,则于心意秘密善巧。题标心意,而文中但明本及六耶?圆测谓准前(本)后(六)可知,故略不说。结成令闻著《关于心意...

    陈 一 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0046087.html
  • 无著的学说

    一、阿黎耶识 佛陀到底在什么地方说此呢?又在什么地方名此为“阿黎耶”呢?关于这些问题,在大乘阿毗达磨经中有“无始时来界,一切法等依”云云的偈颂;又有“诸法依藏住,一切种子,4页故名阿黎耶”云云的一偈。此引教证,所以此论亦说名阿黎耶识;而和“阿陀那”、“心”、“意”,却成了异名。关于“阿陀那”,即是解节经----解深密经----上所谓“执持”,其相状最极深细,即是引证“阿陀那...

    昙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947066.html
  • 四阿含经:“六大”、“十八界”、“五蕴”、“十二因缘”、“四法本末”的“如真”实在论

    行离,如是行离如实知。云如实知?谓六识身,眼识身,耳鼻舌身意识身,是名为识身,如是识身如实知。云识集如实知?谓名色集,如是识集如实知。云识味如实知?因缘生喜乐,是名识味,如是识味如实知。云...入处名色法有故名色有,法缘故名色有?即正思惟,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,缘故有名色有。我作是思惟时,齐识而还不能过彼,谓缘识名色,缘名色六入处,缘六入处触,缘触受,缘受爱,缘爱取,缘取有,缘有生...

    程文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547455.html
  • 宋释永明延寿论心王义至八之展开

    。尔时文殊师利承佛威神之力,即白佛言:世尊,说几种识,“体相”云?……佛告文殊言,我唯建立一种,   p. 420  所余之非建立焉,所以者?一种识者多一一,此有种种力,能作一切种种名字,...通达“总相”,以义故,名为总相?佛告观自在菩萨言,通达总相识者,即是阿赖耶识,此有碍事及非碍事,具一切法,备一切法,譬如大海为水波等作总相名,以此义故,名为总相故。  三者立末那,总摄诸识,所谓...

    孔维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547545.html
  • 空与太极--略论明代蕅益大师所著《周易禅解》

    阴等诸境。及观一念无明之心。违教邪。应是宗师立名诠法未的。故自别立邪。又若谓此中一念不同止观所观阴等诸心者。此之十门因重述。观法大体观行可。斯言谩设也。又中谛一实别判属心。与总真心如何拣邪。心性...未辨为生灭,此复言三种相,欲简诸识之中有生灭不生灭者,言真相者,如来藏心在缠不染,性自神解,名自真相,根本无明起静令动,动为业识,即是赖耶极微细相,名为业相。转相者,依前业相,转成能缘及所缘境,生...

    游祥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351876.html
  • “万法唯识”和“转识成智”

    两个方面,这一划分进一步明确了藏识与转识的关系。 《成唯识论》卷二说:“依义等立熏习名?所熏、能熏各具四义,令种生长故,名熏习。”“能熏”指前七(转识),“所熏”指第八识阿赖耶识(藏识)。所熏和...根本转变的过程是在藏识即阿赖耶识上实现的,所以阿赖耶识也称为“染净依”。 转依是根据“转智门”的原则展开的,一定的通过“转识成智”可得相应的智。据《成唯识论》卷十所说,前五转为无漏时得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4059875.html
  • 禅之起缘——《楞伽经》和《金刚经》

    。  本来非皂白,随处观青黄。  华发看朝艳,林凋逐晚霜。  疾雷太急,迅电亦非光。  凡圣犹难测,龙天岂度量。  古今人不,权立号金刚。  附四、《坛经》之慧能大梵寺说法中对于般若波罗蜜的解释:  善知识,名般若?般若者,唐言智慧也。一切处所,一切时中,念念不愚,常行智慧,即是般若行。一念愚即般若绝;一念智即般若生。世人愚迷,不见般若。口说般若,心中常愚,常自言我修般若,念念说空,不真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0161966.html
  • 规矩颂释(別本)

    七界地,八转依。  一、名义。   义名?谓了别,了为觉了,别为分别,以能于境觉了分别。有八种,故名八。识亦名心,积集义故。或名为意,思量义故。此为通释。若别释者,第八名心,第七名意,前六名...则心识无用,汝由知?心有何用?谓见闻等。设谓见闻即眼耳用,非关心。则身后枯丧,百骸犹在。梦入园林,亦辨音色。形骸聋盲,夫智亦有。是名似比量。此似现比,共名非量。此于八,五八唯现,第六通三,七唯非量。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0863819.html